2024年9月5日 星期四

走出自己的路閱讀報告

每一個人都有人生的目標(不論其宏大與否),但是, 有些人為經過的花花美麗佇足,為艱難而停滯,甚至對遭遇的事憤憤不平,參與評頭論足的熱鬧,至終也未完成什麼目標。

 另一類人孜孜矻矻,劈荊斬棘,一路向著目標前進,最後達陣。像高球名將凃阿玉、騎馬環遊世界六大洲四十國的胡榮華,就是好例子。 

"走出自己的路"一書中有精彩的簡介~~

胡榮華

我的第一次機車經驗是在16歲的時候,那時我天真地從地理課本撕下一張地圖,獨自做了三個月的計劃,就騎著鐵馬開始步上了與雲同遊、與風同在、也和雨相伴的路程。

民國66年經由新聞報導,兩位德國人騎著自行車環遊世界。台灣是他們第20個國家,那時候我才知道騎單車除了可以跑遍全省之外,更可以走遍世界。在好奇心與興趣的驅使下,我開始慢慢收集結相關資料,直到712月我決定實現我的夢想。

民國733月帶著心愛的自行車「藍駝」正式踏出夢想的第一步。花了三年的時間,遍遊世界六大洲、四十個國家的中國人。

小學階段,我的功課很好,繪畫的成績更是突出,猶記得13歲的那年,獲得了義大利兒童世界畫展的銀牌獎,當時老師以及我都為自己能夠參加比賽有好成績而感到興奮。我很少受到老師的責罰,對老師的讚美,比較記得的是我背過一位同學上下學。因為我幼時曾經患過小兒麻痺症,在父母的奔波醫治之下,我的雙腿才得以重生,恢復與正常人一般的健康。 

自行車對我而言,已經不再單純的只是一種代步的工具而已,它彷彿就像我的親人、朋友一樣,是有另外一層深遠意義。許多生活上的道理,做人處事的方式,都在旋轉的雙輪下漸漸萌生。我知道凡事如果想要成功,就得著手去做。當然事前的計劃,參酙眾人的意見也相當重要,但是自己的決心、毅力與信心,更是踏入成功的不二法門。

 

陸汝斌

因為父親是軍職,所以一直住在眷村中打轉。小學三年級開始就有一些越軌的行為出現,偷東西、搗蛋,是眷村中讓人討厭的對象。小學功課爛的一塌糊塗,當時仁愛國小分甲乙丙丁四班,丁班就是標準的放牛班,連考卷內容跟其他班都不一樣。

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是「基督徒」,她每次去作禮拜時,鄰居背後譏笑母親,該把時間挪出來,在家好好管管孩子,只作禮拜有什麼用啊!

我高一暑假,鄰居發出通牒,不准我們進出他們家,母親更不准我出去閑晃,我在家的待著無聊極了。沒想到這時候,有一個教會在台南橄欖山辦活動,負責人主動找我參加。

喜樂的是我常住在屏東,它在台南,而且橄欖山前有一個兒童樂園,我每天都想去,可是沒有錢買門票⋯⋯⋯

另外有一件傷腦筋的事,那就是每天晚上有禱告會,我根本不認為自己有罪,也不想和看不見摸不著的神說話,那時候覺得禱告會實在無聊透了!

活動要結束的前兩天,牧師告訴我們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女孩從小被一對牧師夫婦收養,她五歲的時候生了重病快要死了,牧師夫婦難過的無法抑制情緒,她卻突然睜開眼睛告訴爸爸媽媽說:「你們不要難過,我們天家再見。」不知道為什麼這句話就像雷聲一樣,轟進我的腦袋。為什麼一個才那麼小的孩子就會安慰人?為什麼她有那麼大的把握,以後一定會在天家和爸媽見面?我想到自己平日的胡作非為,鄰居、同學、老師都討厭我,人人躲著我唯恐不及,連電影院都不要我進去,以後我會到哪裡去呢?在未來的日子我還有可以去的地方嗎?我竟然連一個五歲的小女孩都不如,因為她知道有天家正開著門等著她。而我呢?我能為自己確定什麼?

從此以後,發奮圖強、痛改前非,從美和中學畢業,以備取第五名的機會,進入國防醫學院醫科⋯⋯。如今是成大醫學院精神科教授,主治醫師。

涂阿玉

13歲時候的我,身材不如現在的結實,體重只有33.4公斤,高爾夫球袋卻有18公斤重。 

當年住在台中豐原山腳下的南嵩里坪頂巷,我家果園不遠的山上有一個球場 - 豐原高爾夫俱樂部。有一次撿到客人打過來的一個界外球,心中不禁泛起濃濃的羨慕。羨慕之餘終於向母親傾訴了心中的願望,就到球場當桿弟。 

當桿弟的時日一久,打球的願望油然而生。每天清晨天色剛亮,四點多就起床,頂著寒霧由家中跑向球場的第2洞,拿著當年球場經理賴木桂先生借給我的一隻舊的3號木桿,以及檢來的兩個界外舊球,就從第2洞逐漸地打到第9 - 桿弟排班工作處。傍晚,則利用下班後六七點鐘,客人都走了,頂著落日餘暉,由原路再打回家。

後來媽媽用辛苦攢下的1200元,將賴先生那套原裝進口原價兩萬多台幣的「史波汀」球桿買下來了。

在民國61年到63年短暫的兩年業餘時間,舊球桿為我打下了兩個國際賽冠軍和一個亞軍。

最新的典範

劉芸安小姐,台大醫學院畢業,台北市立聯合仁愛醫院一般醫學科住院醫師2023年烏茲別克亞青擊劍錦標賽,青年女子銳劍國手








2024年7月31日 星期三

閱讀 阮大年先生口述歷史 順天樂命

 .



陽光、正面的85歲老人、以口述的方式出版傳記,留下人生的精彩敘事嘉惠後進,何等的難能可貴。

上帝插手的婚姻故事,精彩!

大三的時候、有一天我坐在圖書館前看著參加新生訓練的女生,突然一個女生讓我眼睛一亮,原來他是經濟系的新生王少帆。

我對他真的是一見鍾情。

在德州讀書的時候繼續寫信給女友王少帆。教會裏熱心的夫婦發現他寄巧克力東西重郵費又貴,Beale太太知道我送禮物是要追女朋友熱心的幫我買一些放在衣櫃或抽屜𥚃的香氛包。結果是收到一封信,「大年同學、謝謝你寄來的禮物,我一切都好,希望以後不要再來信了。敬祝學安。」

 傷心一陣子以後,發現教會裏詩班有一位、紅髮愛爾蘭女孩子Ginny Maddox對我特別好。交往以後我們的情感進展得蠻快,光是看我拉小提琴就說:For that. I will marry you.

愛情宅急便到府:

在德州Denton North Texas State University 無預知的情況下 Emily 王少帆出現在宿舍。

 

後來我寫了封信給王少凡,說我對前女友還是有真感情,但是我還是喜歡王少凡,希望可以繼續追求。開始都不理我,後來從他的朋友群組得知、是因為我說喜歡前女友,所以才不理我。我真的搞不懂,你自己說以後叫我不要來信了,我就聽她的話,而且對方真的對我好,難道不管你喜不喜歡我,我只能永遠喜歡你一個?原來女生和男生的看法很不一樣。



U S C拿到博士學位之後,學校頒給她P H T (Putting Hubby Through) 協助丈夫完成學位的榮譽學位。

我常開玩笑說,我太太除了參加我們的結婚典禮,很少參加我的活動,她都忙於自己的工作。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管我做什麼,她都無所謂。得意的時候,例如當校長或者教育部次長,她覺得沒什麼了不起,當我變差了,他反而說:有什麼關係,行政院長劉兆玄做得不錯,最後也是被「換」下台了。你還在做校長呢,就算是專科校長,最後也會變成技術學院,還是大學的校長。p230

長女文薏寫爸爸:愛家、耿直、急性子

 我大學就出國讀書,畢業後又嫁在國外,我的婚禮上爸爸特別唱了電影《屋頂上的提琴手》主題曲“Sunrise, Sunset “而且邊唱邊哭

這是我看著長大的小女孩嗎?

這是當年在玩耍的小男孩嗎?

 

我不記得我在變老,

他們何時,變了?

她什麼時候變成美女?

他何時長得這麼高?

昨日之前,他們還很小?

 

日出,日落,日出日落

次女文芯寫爸爸:週末的聖誕老公公。

爸爸是工作忙碌的;假日老爸」。到了假日、老爸就像週末會出現的「聖誕老公公」,每次回家都是糖果、餅乾、禮物,最受我們小孩的歡迎。

對於小孩來說,他絕對是「200分的爸爸」,他對我們的愛從不吝嗇,總是把最好吃、好玩的留給我們,即使在外面工作壓力大,回到家來總是玩笑不斷,就算每天被我們罵他「無聊」他一樣笑得很開心。我相信他真是數一數二愛家又愛孩子的爸爸了!

 

兒子慕光寫爸爸:亦父亦友

跟我說過幾句話,經過那麼多年我都還記得:

-如果要跟一個人結婚,能長久的不是愛情,而是你們能當好朋友,友情持久得多。

-我只希望你以後能有一份快樂而有意義的工作就太好了。

-男人嘴巴就是會亂講話,我就是這樣,偏偏大家都在意那些我根本不在意的。如果能夠管住你的嘴巴也許會簡單很多。

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場景:

跑到我上班的地方說我給我兒子送個蛋糕,我是他爸阮大年。

人生重要的轉捩點、第一個是小時候決定信仰耶穌,第二個就是考大學之前、決定把自己的主權交給上帝,所以去了東海、認識太太、出國留學。

 

人生一路走來,我都是信靠上帝的帶領,所以別人對我的批評、自己也不太願意去解釋;也有很多人說我文筆很好,說話很輕鬆又幽默,好像對很多事都不在乎,如果真的是這樣就有點對不起上帝給我的教育、真理跟我自己了,其實大家並沒有看到我背後的觀念,對於這些評論甚至諷刺,我還是蠻在乎的。而且我絕不是盲目地只做自己喜歡的事。p218

 

本來我很喜歡看書,老了眼睛不好,只好看看電視、球賽,以外還有很多好的電影,看都看不完,我還是喜歡變化的雙子座。聽聽音樂,看看球賽,玩玩電腦,打打橋牌,吃吃喝喝,坐坐禮拜,偶爾玩個拼圖也覺得很有成就感。非常享受我的退休生活,只怕時間不夠:怎麼會覺得無聊呢?p238

如果要我的八十多年人生暫時做一段小結,我認為《詩篇》第23篇最為貼切。這也是多年以來影響我人生最大的一段經文。

 

其實從我和我太太相遇的故事,就足以讓我人生大徹大悟。原來我的生命,我的智慧,我的家庭、環境,一切都本於上帝,上帝改變我就改變,完全倚靠祂,最後生命也終將歸於祂。我為什麼這樣強調信仰?信仰去掉,我這個人其實也就沒有剩什麼了,因為信仰,雖然人生有很多起起伏伏,也算過得不錯了,還做了四個大學校長,講起來不是很偉大的一生,卻是很有特色的一生。

『我不知明天會如何,但我知誰掌管明天。』

 

每次看到《詩篇》第128篇,也會覺得這不正是在描寫我的人生嗎?

「凡敬畏耶和華、 遵行他道的人便為有福! 你要吃勞碌得來的; 你要享福,事情順利。 你妻子在你的內室,好像多結果子的葡萄樹; 你兒女圍繞你的桌子,好像橄欖栽子。 看哪,敬畏耶和華的人必要這樣蒙福! 願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 願你一生一世看見耶路撒冷的好處! 願你看見你兒女的兒女! 願平安歸於以色列!」

詩篇 128:1-6 

最感謝的絕對是少帆,當年我們二人進入禮堂在神面前結婚後,過了這麼多年,三女一子各有配偶四人,如今全家已經增加到17人之多,這不正是一大串的葡萄樹嗎?




2024年2月11日 星期日

閱讀「衣冠塚外的我」筆記。

 


美方有個特別單位駐紮在桃園基地,他們負責的只是後勤任務,除了提供U2飛機和裝備之外,就是負責維修。另外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從每次剛返航落地的U2機上、立即接下才由儀器自動拍一下來的資料。

至於到大陸的路線圖、和何時照相等指示,也是由該單位所下達。真正說起來、我們的角色只是一個照著他們的路線圖去飛行的「司機」,不但有關U2的機械結構不讓我們深入了解,連照相工作、也只需照著他們的指令按一個按鈕,自己所拍的成果、我們不得而知,也從不過問。p.18

 

1965/1/10夜、在70,000呎的高空被擊中了。降落傘著路點在蒙古,受重傷、1/12被專機接往北京空軍總醫院接受治療,l,二月中旬出院。

 

俘虜生涯頭五年:住在北京東單空軍招待所。有一天工作人員帶我到軍事博物館去參觀,我們鑽進擁擠的人群中,一看那裡排列的四架U2高空偵察機的殘骸。在人群中沒有比我更清楚它們的遭遇了。我知道其中第一架是陳懐所駕駛、第二架是葉常棣所駕駛、第三架是李南屏所駕駛、第四夾機身上清晰可見3512號的飛機、就是我所駕駛的,如今它已折斷了翅膀、摔扁了機頭、斷裂了脊樑、癱在哪裡。 

這一段時間、適逢「文化大革」,社會上沸沸揚揚。由於處身於特區被軟禁中,而未被社會運動干櫌。

俘虜生活笫二個五年:回到故鄉南京近郊農村「馬前村」,去當一名「社員」,而且說這個決定是周恩來總理親自批准的。生疏地務農、受到村民的熱心協助。而且近鄕、有一段機會可以服侍老母親、與家人相聚又快樂。 

俘虜生活再五年、勞改在工廠:1975/6 起在農機廠做工。

俘虜生涯最後期:在南京航空學院擔任工程師。1982年不知可以「返台探親」.11/10抵達香港,豈知翼折香江島、倦鳥難返巢。六個月的居留期限、進退維谷、困坐愁城。

滯港期間重要事件:1983/2 女兒赴美留學之前,她和母親(愛妻家淇(已經是何太太))與我直接通了電話,之後不久家淇排除種種困難來香港相聚。 

袍澤情誼:得U2機中隊老隊長楊世駒先生之大力協助、向當年在美國受訓的主管Mr.Conningham 陳情,得到「山姆大叔」的襄助1983/5/2 啟程赴美國,從新開始人生路程。 

美國所以被譽為天堂,就是他對於人民的福利設想得非常完善,對我們這個不速之客也不例外。

教育:先補習英文。 

健康:配裝眼鏡,修補牙齒、洗牙、根治牙周病、裝配假牙的等總共花了3000多元。

生活安頓:為我們辦妥一筆為數30萬元的、補償安置基金,其中$25,000現款給我們隨時花用,另外275,000元、為我們購置當時利息最優惠20年到期的政府公債,每年可以獲利三萬元、作為我們日後經常生活費用。 

葉常棣的遭遇:因為政府對U2機被俘的飛行員存有疑慮,雖然經過努力、至終未同意他返國見老父親最後一面。

1988 英國作家Mr.Chris Pocock 來訪,為了撰寫有關「間諜機U-2」的書。1989年出版了,書名Dragon Lady. 

書中有關R O C 及鄰近國家參與這項間諜軍事行動的篇幅、佔了20頁之多。在其後記中所描述的、雖然與U-2間諜機並沒有直接關聯,卻詳細談到R O C政府如何對待我和老葉不公平的情節。1990 年聯合報駐美記者彭廣揚、翁台生先生將翻譯、改編在台灣聯合報、美國世界日報發表。最後我倆被分別俘2018年、又在他鄕、異國漂泊流浪七、八年後有接我們回去的意思。「接」與「讓」之間⋯⋯⋯。軍中同儕、袍澤情誼深厚。 

華航派飛的機長是官校、曾經飛U-2戰機的學弟;值勤空服員是作者的公子;歡迎大幅紅布條寫著『歡迎蹩起』歸來。那是「幼校」、「官校」同窗好友給我的諢號。 

在吾愛五吾妻的篇章裡,描述在1956年以來婚約的波折。出事後中斷約定,1991年四月重新接上。何先生的事蹟感人肺腑。


2023年8月18日 星期五

閱讀孫伯東(震)先生傳記筆記。

 


 30年來目末期、我們剛到台灣的時候,父親在螢橋旁邊、新店溪畔開了一方露天茶座。高中時代、暑假的傍晚,我常到茶幫忙。有一次、我竟然將滾水倒在客人坐著的帆布椅上,一時慌張、不知所措,但是這位客人起座拂拭衣褲,一面安慰我說:「小弟弟,不要怕,我不會為難你的。」這位客人可能從來沒有想過,他的寬容所帶來的感懐和溫暖。P.22

 

台大碩士班畢業、在美援會、經濟研究中心工作,19629月、因為主任王作榮先生的推薦,得到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的獎學金,到泰國曼谷的聯合國亞洲暨遠東經濟委員會,研習經濟發展和經濟計劃九個月。在曼谷、很受到當時在亞經會工作的一些前輩的照顧。其中胡元璋先生更對我愛護有加,擔心我飲食不習慣,又不放心我和不同國籍的年輕人在一起荒廢了學業,介紹我住在一位泰國女詩人簡夫人家中,同住的有名畫家李靈均先生。有安排隔街的中國飯店每天為我送晚飯,雖然花費不多,但是他們用心變換菜色,十分可口。

後來胡先生乾脆由我住到他府上,跟他上下班、打太極拳、做禮拜、教主日學、我就這樣在素坤逸路十九巷的國語禮拜堂浸信會懷恩堂受洗成了基督徒,參加許多活動,也結識了不少朋友。

 

後來回到台大經濟系當講師,由系裡安排獲得傅爾布萊特獎學金一年,到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進修,並且留職留薪。一年屆滿,準備整裝返國,系主任問我為什麼要回國?我說獎學金期滿,沒錢念下去。他說:「如果我給你獎學金,你願意留下來嗎?」於是在奧克拉荷馬大學又讀了一年,唸完了博士學位要修行的所有課程,通過了學科考試,也提出了論文計劃。回到台大、一面教書一面研究和寫論文,兩年後在國科會的資助之下,再度帶職帶薪、到奧大通過論文考試取得了學位。P.44

 

沒沒無聞的快樂。生產力提高使我們很容易維持合理的生活,民主法治使我們的社會地位受到保障,我們不必羨慕財富,不必畏懼權勢,我們有餘力超越以生存、發展為念的「自我中心」,邁向奉獻助人的境界。P.117

 

民國73年、台大虞校長兆中先生任期已將屆,幾位教育界和學術界的前輩認為歷屆台大畢業的學生不少,應該由一位校友出任校長。這幾位前輩後來覺得我的條件還恰當,便向蔣總統經國先生推薦,7381日我繼虞校長任母校校長。P.131

 

心潔偏愛草根香,何需珍饈佐飛觴

人間自有清白在,莫道世俗少芬芳

 

社會上不滿足的人多到一個程度,整合變不容易維持。從制度的觀點看、我一向主張創造更多的目的或價值,讓更多的人感到成功,從個人的觀點看、則必須維持合理的期待,保留餘地和彈性、以備接受失敗。P.134

 

知足、感恩、謙卑、寬容。

我如果不來台灣、可能就沒有機會上大學,如果沒有學校的安排和傅爾布萊特基金的資助、我可能不會出國深造。如果不是師長提供獎學金、我可能不會完成學位。如果不是幾位前輩愛護推薦、我可能不會擔任母校的校長。P.136

 

在現在的社會中,經濟發展開拓了物質的疆界,提高了人類對抗自然改造環境的能力。追求物慾、不知滿足、不信鬼神、不信果報、也不相信傳統教訓的無所畏懼的現代人,如果缺乏有效地法律和社會規範的約束,很容易使社會紀律受到挑戰,如果沒有一個有紀律的社會,經濟發展也不可能長期維持。P.138

 

大學教育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幫助我們建立一個系統思考的架構,使我們在今後經由閱讀、觀察、或其他方式所得到的資料,都進入我們的系統或者架構之中,成為自己的學問。缺少這種能力、我們只能得到零碎的、容易忘掉的知識。P.161

 

富有社會裡、有很多被照顧慣了的孩子,正在以偏差的行為來報答這個他們還未能有所貢獻的社會。真讓愛護他們的人既憂心又傷心。P.169

2023年7月29日 星期六

九六會

各位好友早安,  

相距甚歡,謝謝智翔兄巧安排。

多年未見,諸君健康如昔,帥、美依然動人。僅在此分享數禎美照,請雅賞。

我說的對吧!

菜、實在豐富。而且智翔兄說了好多次「免費的」。害要請客的Roger 不知怎麼往下接話。

好開心。我們有想到盧兄,而且好奇每天帶3個便當。甚至突發奇想,請閣下宅配幾個過來分享一下。



祝大伙

諸事順心。

常保青春、帥氣。


2023年6月19日 星期一

悄悄地、我走了。

 

憶當年,和電子所(ERSO/ITRI)同儕一起享受踏青樂趣。


1984年的某一天,時任工研院電子工業研究所的楊副所長召見我,告知:你準備轉職去這間新成立公司,但是暫時不能告訴任何人,包括你的主管張主任,時機成熟我自會向她説明。


突如其來的改變,心中忐忑不安,但需負擔主要家計,也不得不從。辦理離職手續時,悄悄請問當時管人事的陳課長「為何是我?」,得到的答案是:「貴部門的主管在職英文訓練成績,別人最高是六十五分,閣下是七十分。」


就這樣,我悄悄地走了


由工研院、中華開發共同出資籌組的前瞻科技開發公司,實際卻交由IBM營運管理。在如此名氣大的公司工作,受益匪淺:

智慧財產權保護、美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製作、公司/個人價值的經營⋯⋯⋯。


但是,畢竟是工研院的兼管公司,個人又被奉派在董事會擔任會議記錄職務,前瞻皮/工研骨的尷尬局面都經歷過了。


1987年,前瞻公司決定搬到台北,趁此機會,經過院部財務陳協理的協助⋯⋯。


輕輕地,我又回來了





2023年6月1日 星期四

幸福拼圖

 

這個內容摘錄自九歌文庫94年散文選

王鼎鈞先生的遭遇、在我的生活中也出現過。

 

1979年我在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工業研究所財務部門服務。

當年所裡的兩大計劃

1、積體電路發展計劃。

2、中文電腦開發計劃。(當時沒有PC、中文輸入的方式有注音四角號碼兩種。)

 

為了推廣電腦的應用,所也同時進行行政系統電腦化的計劃簿記電腦記雙軌並行,逢月底加班核對帳務部門內/相關部門間、經辦人互掐是常態。

我、遇到的對手是物料部門的老牛 

一個週末日、先父母叫我帶他去探訪一位住在牛埔路眷村的袍澤好友王伯伯。按著地址、找到了王府,見到了王伯母。老人家相談甚歡之際,門外進來一個人,見到我説:「你來我家幹嘛?」,王伯母急忙接話:趕緊叫葉伯伯葉伯母

姓王?姓牛?恰好落在篇頭鼎鈞老先生的同樣故事裏。

我們再也不互掐了。

2000年左右,到舊金山探望牛大哥,獲贈全家福照片一禎。